查看原文
其他

从“56789”到“67889”!浙商,为什么“行”?

李艳霄 浙商杂志
2024-10-30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 编者按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立场和明确信号,回应了社会的期待和呼声。

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催生出一大批具有传奇色彩的浙商,创造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奇迹,成为中国奇迹的一部分。

为此,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特别推出“浙商再续传奇”系列报道。

今天推出第三篇——从“56789”到“67889”!浙商,为什么“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67.2%的生产总值,71.7%的税收、80.2%的进出口、87.5%的就业、96.9%的市场经营主体,相较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时的“56789”再上一个台阶。

回望改革开放至今,从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之地起航,浙江省内民营经济实现从“0”到“56789”再到“67889”的跨越,省外、国外浙商总数也持续增长,至今已超800万。如是成绩从何而来?浙商,为什么“行”?近日,舆论场上极热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开启,浙商能否再续传奇”之问,答案又该如何书写?

有道是:“一力降十会”,三问之答都可归于浙商群体以“新质生产力”为名的硬实力。

“新质生产力”是市场竞争中的常识

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一词被首次提出,进入企业家群体的词典,但其间关于“创新”“质优”的方法论,之于久经商场的浙商们却已是创业路上的“老伙计”。正如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亭所说:“新质生产力是新词,但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已是常识。


犹记得,20世纪80年代,每逢周六傍晚,上海长途汽车站与火车站便会集聚一群穿着蓝卡其布中山装、戴一副秀郎眼镜、拎人造革皮包的人,他们大多是任职于上海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或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也是第一代创业浙商借助区位优势,从上海等地聘来的“星期天工程师”。有数据显示,在“星期天工程师”的帮助下,1988年,浙江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速超35%。
一帧掠影,即可窥见浙商因地制宜、求新求变的基因——没有条件,也要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创造条件
进入新时代,“小狗经济”里生长出愈来愈多的“象”,集结成群,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持续攻关,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迈进,与“新质生产力”内涵不谋而合。
做了68年余热锅炉的西子攻入被誉为“工业之花”的航空器材制造高地,并一举成为一众国际顶级航空器制造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原先的电梯和锅炉制造也都一并贯通了高水平的“航空标准”;天能从高耗能、高排放的重点监控对象,摇身一变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比肩国际一流,还以回收利用废旧电池掘出一座“城市矿山”;德力西建起业内最先进智能工厂,仅芜湖一个生产基地每日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就比整个北美地区所有同类企业加起来还要多。
正如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所说:“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无关,新兴产业需要形成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对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当前背景下,传统产业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和‘腾笼换鸟’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人类科技树再添枝桠

值得关注的是,赛道之上,不止象群在奔跑。

曾几何时,云泰纺织仍只是一家纱线销售公司,而今却摇身一变成为品牌成衣制造企业,其凉感“黑科技”工艺与科技手段在行业内遥遥领先。从传统到领航,故事还要从2021年10月浙江率先探索的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说起。

彼时,云泰纺织在试用专利过程中,与浙江理工大学一拍即合,“2021年当年就实现了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之后,连续三年我们企业的产值和利润都保持20%的增长率,客户群体也从低端走向高端。”云泰纺织总经理曾祥松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尝到了科技创新“甜头”,他说起公司的未来规划,“接下来,我们会在服装、面料上增加投入,特别是集中力量研发服装面料款式和结构。”

数据显示,仅常山一县,在改革实施3年内,即落地科技成果85项,惠及企业45家。日前,“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也正式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故事并不只在产学研、政企联动中上演。戴上强脑科技公司特制的头环,用意念即可遥控赛道上的电动玩具赛车;研发出国产人工耳蜗的诺尔康神经电子公司,其新产品人工视网膜可通过植入式神经芯片,让盲人重新看见世界;禾迈科技持续探索电力能源智慧化路径,近年间推出包括新型内置WiFi版微型逆变器等在内一系列自主研发的光伏和储能新产品,主营产品微型逆变器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在距离地球200至2000公里的低空轨道中,吉利控股集团成立的卫星科技公司时空道宇,不仅可实现年产卫星500颗,且生产成本下降45%,全球组网能力可与国外顶尖公司一较高下……

因地制宜、求新求变是浙商与生俱来的基因,代代传承,从未变改。

我们看到,在以科技创新、以新质生产力为名的路上,老一辈浙商在追赶的时代里创业,而新一代浙商则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甚至敢于发出为人类科技树再添枝桠的宏愿,且毫不怯场。

再问,浙商可否再续传奇?浙商,为什么“行”?

答案,已跃然在之江大地上。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文|《浙商》全媒体中心资深记者 李艳霄见习编辑|王澍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余广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商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